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的与被渴望的

Roman Polanski: Wanted and Desired(2008)

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的与被渴望的在线观看和下载
  • 豆瓣评分:  7.5
  • 演员: 米娅·法罗 / 佩德罗·阿莫多瓦 / 尼古拉斯·凯奇
  • 类型:纪录片 / 犯罪
  • 地区: 美国 / 英国
  • 09-05 13:40
【温馨提示】选择并点击进行播放

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的与被渴望的下载资源

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的与被渴望的剧情内容介绍

《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的与被渴望的》在线观看和下载

基本信息

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的与被渴望的原名:Roman Polanski: Wanted and Desired,又名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的与被需要的、被通缉与被期待的波兰斯基。2008年纪录片、犯罪类型片,创作于美国、英国地区,具有英语、法语、德语语言版本。由玛琳娜·泽诺维奇执导,并由乔·比尼、P·G·摩根任编剧,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米娅·法罗、佩德罗·阿莫多瓦、尼古拉斯·凯奇、迈克尔·凯恩、约翰·卡萨韦蒂斯、迪克·卡维特、琼·柯琳斯、史蒂芬·戴德利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于2008-01-18公映。

剧情简介

1978年2月1日,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在洛杉矶登上飞往巴黎的飞机,自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回到美国,即使2003年他的电影《钢琴师》(The Pianist)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而就在1968年,波兰斯基还曾经花重金在比弗利山的班奈迪克山谷购置了一套豪华住宅,位于著名的茨埃罗大道。虽然波兰斯基拿的仍旧是****,但随着《罗斯玛丽的婴儿》(Rosemary’s Baby)当年的热映,他已经做好了在美国定居的打算。  2008年,波兰斯基75岁,在离洛杉矶并不太远的犹他州帕克小城,他30年前的出走和之前一桩使他声名狼藉的性丑闻,再次在圣丹斯电影节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的,至今很多人还记得当年那个闹得沸沸扬扬的案件,1977年,波兰斯基在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的住所与一个13岁女孩发生了*****,之后在候...

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的与被渴望的资源介绍

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的与被渴望的在线观看资源:目前清晰度未知,请您自己尝试后再决定是否需要。

豆瓣评分7.5,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作品,值得收藏看,推荐大家观看。

——以上信息由西瓜分享提供

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的与被渴望的评价

  • 很想问问那位热评第一说“波兰斯基的罪行被夸大了”的朋友,有人关心波兰斯基伤害过的那些女性们吗?注意我说的是“们”,不止一位哦,而且均是未成年人。请问受害者们受到的这些伤害,跟波兰斯基犯下的罪相比,究竟又是轻了还是重了呢?

    2020-03-15
  • 波兰斯基是个极度悲催的人,幼年时母亲去世父亲进***,在波兰的****阴影中成长,好不容易来到****的****刚要过上几年好日子,老婆被杀,恋幼被抓,长期被禁锢在**,去趟瑞士又栽了。于是此君仍能保持如此旺盛的创造力,令人折*。或许也可以说,正是命运的多舛才造就了他的艺术生命。

    2011-06-30
  • 波兰斯基绝对是**,尽管在不同的文化中,和13岁少女****不算什么,但他确实给了女孩酒和药,这就很难说是两厢情愿了,女孩的自愿程度有多少,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所以他理应接受刑罚,付出不正当行为的代价。戏剧的是遇上了一个这样的法官和媒体环境,出逃的动机无非是害怕被司法**以及发自内心不认为自己错了。我很难认为波兰斯基是个恶人,像美国对他的看法那么片面和偏激,我也很难认为他是个神,像**对他的看法那么随性和浪漫主义,他就是在性的问题上超出了社会许可的边界,人品是有瑕疵的。欧洲当年对他的包容和崇拜有历史和文化因素,但不是一个好的社会引导,今天的反抗声音也属必要。那艺术和道德到底要不要分开?要回答这个问题真太难了,毕竟每个人的艺术审美和道德底线都不一样……大家厘清事实且自圆其说吧,别双标就好了……

    2020-03-22
  • 逮着那点事没完没了,美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从波兰斯基这事上面看的清清楚楚

    2009-11-12
  • 不知道该咋说,替他辩护吧,好像不大对;骂他吧,也不合适。就像最近他的电影拿凯撒奖,一方面,我敬佩评委的魄力,敢于抛却一切,只谈艺术;但当我看到《烧女》主角愤然离席时,又不禁想替她鼓掌。我大概是患有精神**症吧!

    2020-03-02
  • 从十几岁开始就喜欢波兰斯基的电影,他影像里的疏离、痛苦、阴暗、戏谑当然很大部分是人生经历的折射,几十年来也被媒体公众咀嚼过多。整个罗生门式的审判充斥着人性的懦弱,波兰斯基受惊后不停地说话,丧妻之后对**的迷恋,已经去世的法官将法庭变成表演的戏台,人人是人人的看客。对**关系更随便的**人当然可以嘲笑美国人,他还是属于欧洲的,背后自然有二战中死里逃生的同情和弥补。所有的判决和接纳,都像是一群人主观上的游戏,谈荣耀或是骂名又有什么意义呢

    2019-04-23
  • 《罗曼·波兰斯基:被通缉的与被需要的》始于波兰斯基接受英国记者采访的档案片。他说,自己就像是一只老鼠,被别人玩弄着,跑来跑去。 受害人**律师道格拉斯·达尔顿、**人罗杰·古逊在沉默多年后,也在片**当时的场景描述成了一场“超现实主义的戏剧”。今天来看波兰斯基的罪行显然被夸大了。

    2011-08-07
  • 纪录片本身就很Polanski,让人心绪不宁,可能是用了他电影配乐的缘故。这个一脸无常命途多舛的小个子波兰男人,他的一些影片我是不敢看第二遍的,虽然总是忍不住去多看几部。最后记录一点狭义上的偏见,**人真是文明多了。

    2013-01-26
  • 最好玩的是两人证词交替出现的那一段,颇有点罗生门意味。Polanski肯定没有意识到“****”一罪在美国的严重***后还声称自己innocent,公关能力不到家啊。但是警官将之理解成“文化差异”也真够简单粗暴的。

    2011-11-20
  • 导演运用字幕再现当事人主观讲述与**客观进程,采访对波兰斯基同情惋惜的***而没采访波兰斯基本人,穿插其被媒体团团围困无可奈何的镜头,属暗含倾向性的纪录片。wanted与desired的矛盾至今悬而未决。

    2011-06-13